2011年12月2日

無法上網的四十四小時

這應該是除了迎新營之外,第一次經歷一段這麼長的時間沒上網(其實也並非完全沒上網,我曾兩次到圖書館用手機上網查看facebook和電郵)。這四十四小時,我發覺時間好像變得好長好長,流動得很慢很慢,有種一天多於廿四小時的感覺。這時我才發現,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沉迷上網。無可否認,我每天花在上網的時間平均有三四小時,而且上網的時候不察覺時間的流逝,很多時是無意看見時鐘,才猛然醒覺已對著電腦數小時了。那種感覺,每每令我吃驚,同時責怪自己為何如此浪費光陰。但,自責歸自責,「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」,往往很快(也就是翌日)就把罪惡感拋諸腦後,繼續沉醉於網絡世界。

為什麼我會如此喜愛上網呢?大概我是個重度資訊喜愛者吧。我太好奇了,對數學、科學、科技等不同方面的知識都很飢渴,忍不住不停地瀏覽這些資訊。糟糕的是,現在的信息流通太快太方便了,像google、維基,一不小心讀了個有趣的題目,就會慢慢延伸出去,讀其他有關的文章。於是乎,讀著讀著,就如墮進無底深潭,一直走不出來......不知有多少人像我這樣呢?

另一個體會,是除了我之外,大部份人都有社交網站中毒症。事無大小都在facebook上說,就如新亞經濟系系會約聚會,我除了收到有此事的手機短訊通知外便一無所知,上facebook才知道聚會目的等詳細資料。扯遠點,很多事,都是身不由己的。你可以拒絕接受潮流,如拒絕用facebook,拒絕某些文化,但你要為此負上代價:社交圈。就如我抗拒「dem beat」,抗拒拙劣食字(夾雜英文的中文,如「繽fun」;或根本不同音,只是有點近音的食字;或為食字而食字,但根本無特別意思),無奈我還是得接受這一切,不然甚麼學會系會基本上都不用參與了。Facebook也一樣,當大部份人都在其上約聚會、分享,拒絕用facebook,就會失去很多。這就是妥協嗎?

無法上網儘管很不便,不過除了一點點無奈和不快外也沒甚麼負面感覺,倒是兩天都在等候維修師傅上來前有點無聊,於是把青春投放在思考、閱讀......和LF2上。

沒有留言: